淺析拉伸件的下料尺寸計算公式
拉伸件的制作盡量選用規(guī)范模架,所選用或規(guī)劃的模座有需要與所選壓力機的作業(yè)臺和滑塊的有關尺度相適應,并進行需要的校核。模座資料通常選用HT200、HT250,也可選用Q235、Q255布局鋼,關于大型模具的模座選用鑄鋼ZG35、ZG45。模座的上、下外表的平行度應到達需求,平行度公役通常為4級;上、下模座的導套、導柱裝置孔中間距有需要共同,精度通常需求在±0.02mm以下;模座的導柱、導套裝置孔的軸線應與模座的上、下平面筆直,裝置滑動式導柱和導套時,筆直度公役通常為4級;模座的上、下外表粗糙度為Ra1.6~0.8μm,在確定平行度的前提下,可答應下降為Ra3.2~1.6μm。
拉伸件的工藝性是編制覆蓋件沖壓工藝起先要考慮的問題,只有設計出一個工藝性不錯的拉伸件,才能確定在拉伸過程中不起皺、不開裂或少起皺、少開裂。在設計拉伸件時不但要考慮沖壓方向、沖壓位置、壓料面形狀、拉伸筋的形狀及配置、工藝補充部分等可變量的設計,還要正確地增加工藝補充部分,正確確定壓料面。由于拉伸件制作過程中,各可變量設計之間又有相輔相成的關系,如何協(xié)調(diào)各變量的關系。是成形技術的關鍵,要使之不但達到該工序的拉伸,還要達到該工序沖模設計和制造工藝的需要,并給下道熔邊、翻邊工序創(chuàng)造有利條件。
由于每次拉伸受危險斷面材料強度的限制,變形程度是有限度的。由于拉伸件的高度與其直徑比值不同,有的工件可以一次完成拉伸工序行程,有的高度大的拉伸件需要兩次或三次或多次拉伸成形。在進行沖壓工藝過程設計或確定需要的拉伸工序的數(shù)目時,通常利用拉伸系數(shù)作為確定拉伸次數(shù)的依據(jù)。對于相應厚度的切削量,需要把它分步去掉才符合工藝要求;拉刀也要按此規(guī)定,把切削厚度分配給各個刀具。這樣,有益于保護脆弱的刀具,也能確定被拉表面的粗糙度。
拉伸件的工藝性能資料,其在具體內(nèi)容上,主要是包含了抗拉強度和延伸率這兩個具體方面。在抗拉強度上,一般是通過拉伸試驗來看到,而延伸率,則是材料進行延展試驗,來看到的。切邊,其是指切去拉伸件的飛邊,而沖孔,則是指在板料上沖出孔、槽和百葉窗等。所以,其中可以看出,切邊是用在拉伸件上的。而如果拉伸件尺寸準確度要求比較不錯的話,是可以在拉伸后進行工序的,從而,來達到目的,達到要求。拉伸件上,其的拉伸比和拉伸系數(shù),這兩個是不一樣的。因為,拉伸比是為拉伸系數(shù)的倒數(shù),而拉伸系數(shù),其是指圓筒形拉伸件,其在直徑上,拉伸前后的比值。所以,從它們的概念上,不難看出,這兩個是不一樣的,是不能劃等號的。
如果拉伸系數(shù)過小的話,而且,不能一次額拉伸成型的話,那么,是可以進行二次或多次拉伸,在各次的拉伸中,對拉伸直徑,應通過拉伸系數(shù)來確定,以便看到預期想要的拉伸件,并確定有好的拉伸效果。拉伸件的拉伸凹模,其是可以用YG8來制作的,而且,這也是無問題的。而其出現(xiàn)拉傷問題,在具體原因上,是因為其所使用的拉伸潤滑油不適當,或是其潤滑性能不好,導致的這一問題。因此,要使用適當?shù)睦鞚櫥?,從而,避免出現(xiàn)這一問題。使用拉伸機的話,那么在拉伸件上,如果機器使用不當?shù)脑挘赡軙霈F(xiàn)一些質(zhì)量問題,比如拉破、褶皺以及裂紋。而拉伸件拉伸部分的展開尺寸,其在計算方法上,較為簡單的,是將其分成幾個部分,分別進行計算,然后加起來即可。